|
無線局域網與ADSL相結合的接入技術 |
|
隨著寬帶應用的不斷發展,ADSL日益普及,與此同時,隨著無線局域網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這一市場也在迅速升溫,但絕對數量仍不及ADSL。
目前已經出現了將兩者結合的技術和產品,這些技術的出現將大大加快WLAN的普及。
在傳統WLAN的接入中,AP作為接入點,AP和無線網卡以802.11(a、b或g)為標準通信,AP的作用僅僅作為一個“無線局域網到局域網”的透明網橋,只能起到將用戶接入局域網的作用,其本身并無路由功能,需要額外的WAN路由器才能將用戶接入互聯網。因此主要應用在企業內部網中。
傳統AP一般不帶路由功能,完全是一個純二層設備,隨著家庭和SOHO辦公的需要,帶路由功能的AP出現。帶路由功能的AP不僅可以實現WLAN的接入,而且提供WAN接口,具有IP三層路由和網絡地址轉換NAT等功能,可通過ADSL/MODEM/FTTB+LAN等多種技術接入互聯網。不僅如此,一些產品還可提供4口以太網交換機和打印接口(作為打印服務器)等,某些高端設備還可集成VPN功能,因此在成本上比“AP+路由器”的組網費用大大降低,組網結構也相對簡單,適合小型網絡或家庭網絡。
帶ADSL接口的AP路由器是在帶路由的AP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WAN接口改為固定的ADSL,比帶路由功能的AP加ADSL調制解調器的方式更為經濟,管理更方便,從而實現了ADSL+WLAN的結合。
帶ADSL接口的AP路由器系統,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網絡處理器,實現數據包的分發、媒體轉換、路由/NAT、系統控制等功能;ADSL部分,負責ADSL的線路收發、DMT調制等功能;無線部分,負責無線信號的調制、發送和接受;以太網交換部分,負責以太網交換。目前主要部件芯片方案包括以下方面:網絡處理器、ADSL編解碼器、無線部分、以太網部分等。帶ADSL接口的AP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有以下方面:ADSL編解碼,符合G.dmt(G.922.1)、G.Lite(G.922.2)等標準;ATM功能,可實現多協議封裝,如RFC1483/2684橋接、RFC1577IPOA、RFC2364PPPOA、RFC2516PPPOE內置撥號等多種封裝方式;無線編解碼,符合IEEE802.11系列標準,目前主要以支持802.11b為主,未來可支持IEEE802.11g標準,支持WEP加密;以太網交換機,可實現以太網交換,實現多臺PC同時接入;IP路由和交換功能,提供以太網交換、IP路由、NAT地址轉換、DMZ,DHCP地址分配,MAC過濾/IP過濾等;管理功能,支持WEB管理和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在家庭型接入中,可充分考慮使用帶ADSL接口的AP路由器作為家庭網關,使家中多臺PC同時接入Internet。在實際的業務開展中,可將“天翼通”等無線業務與ADSL捆綁銷售,從而加快無線WLAN業務的發展速度。在實際配置中一般可以有兩種做法。
單PPPOE會話。用戶家庭多個PC(通過有線網卡或無線網卡連接),通過DHCP方式動態獲得IP地址、網關、DNS等參數,AP路由器配置為內置PP?POE撥號方式接入,用戶可通過AP路由器提供的NAT地址轉換功能訪問互聯網。在這種做法下,用戶的IP地址是私有IP,對某些特殊應用,如雙向視頻應用在NAT轉換后可能存在一定問題,一般可通過配置端口映射或DMZ方式實現。
多PPPOE會話。AP路由器直接配置成橋接方式,內部多個用戶都可以通過PCPPPOE撥號方式獲得IP地址,每個用戶皆可獲得一個公網IP地址。這樣的做法對由于不需要NAT轉換,因此對各種網絡應用軟件不存在NAT穿透問題,而且對電信運行商來說維護也相對簡單,缺點是用戶要占用多個IP,對IP地址的需求會有所增加,對BRAS(寬帶接入服務器)、RADIUS認證計費系統的要求也相對較高。
對與公共熱點(Hotpot)來說,可充分考慮用ADSL作為遠程接入手段。與利用傳統的專線接入和光纖接入相比,可大大節約建設開支,加快WLAN熱點的布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