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媒體披露中國兩大移動公司找到一個新穎的營銷策略。在華東的宿遷,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吸引新用戶紛紛發放成箱的當地啤酒。《金融時報》引用一位分析師的話稱,雖然中國大陸是兩大寡頭壟斷的局面,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競爭卻好像是市場上有10家公司競爭一般。
在炎炎夏日用啤酒拉動銷售或許有效,不過,如果這也能算作創新的話,那么中國近5億的移動用戶可能想要的是更為新穎的東西。問題是,雖然兩家公司在市場競爭上不缺乏氣魄,但他們的行為看起來像是政府在操控技術創新。
中國的無線增值服務(WVAS)主要限制在2G標準的手機鈴聲和基于文本的服務。很多來自小的第三方提供商,這些公司被運營商牢牢控制。當WVAS提供商們因陰暗的客戶開發手段、雙寡頭財政要求和內容范圍的限制而苦苦掙扎時,帶來的是爭議而非創新。該部門的收入正在下降,很多WVAS提供商瀕臨破產,只盼望能有刺激市場的新產品。
因此,與韓國和日本移動市場的肥沃相比,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移動市場更像是技術沙漠。
不要被誤導
中國通訊管理機構正在致力于國內的創新。不幸的是,他們選擇關注自己開發TD-SCDMA,而不是使用外國的同類技術。這是一條錯誤的途徑。互聯網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基礎網絡只是起點,技術創新和財富的積累一直來自服務和應用。這就是為什么GOOGLE能在成立不到10年的時間里積累了1600億美元的財富。
此外,TD還在開發中,中國通訊管理機構拒絕頒發3G牌照。牌照發放的承諾時間從2004年拖到2006年初、2006年末或2007年初、再到奧運會前,最后是以后公布。對于中國用戶,這意味著還得依賴2.5G網絡和陳舊的服務。
令人痛心的是中國這些年在TD上沒有取得很大進展。雖然中國成為移動應用全球領先者所需的所有因素都已齊備。全球3G標準和技術已經發展到開始滿足最初預期的水平。手機技術也成熟到可真正實現上網瀏覽、打IP電話甚至用漢語手寫輸入。摩托羅拉的Ming和蘋果的iPhone成為手機未來發展的路標。
增長動力
中國有著世界最大的用戶基礎,完全能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的移動應用實驗室。雖然很多中國用戶是低收入群體,只需要基礎性的服務。但日益龐大的喜歡上網和移動服務的年輕一代已經無法滿意當前的服務。移動上網對中國的影響可能要大于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