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貝爾宣布獲得廣東電信首個高速數字用戶環路2(VDSL2)網絡的部署合同,對銅線雙絞線的最后500米寬帶接入的潛力挖掘進入到新階段。
據了解,這一項目也是國內首個投入規模運營的VDSL2項目。
“銅”的潛力
中國電信廣東研究院郭茂文表示,家庭用戶應該是VDSL2最大的目標用戶群。最新的三重業務包括了至少3個標清或高清電視頻道、數個VoIP通信和高速互聯網訪問,要求的數據速率至少要達到30~40Mbit/s。
上海貝爾方面介紹,普通ADSL實現速率為521kbit/s~2Mbit/s,VDSL在近距離(幾百米范圍內)上下行速率分別最高可達26Mbit/s和52Mbit/s,而VDSL2基于銅纜可提供高達100Mbit/s的上下行速率。VDSL2能夠在避免大規模改造的前提下利用銅纜實現“三重業務”。
另一方面,同時傳輸視頻/HDTV、數據和語音這樣的“三重業務”需要比目前VDSL或ADSL2+更成熟完善的服務質量(QoS)。尤其對于連續的視頻和語音傳輸,QoS需要特別關注。因此VDSL2標準定義了內在的優先占用機制,為對時延敏感的語音和視頻包設置的優先級比電子郵件信息、網頁內容等數據包優先級要高。
對此,上海貝爾以7302智能接入管理平臺(ISAM)為基礎,在廣東電信現有網絡上應用了VDSL2方案,據了解,阿爾卡特朗訊的VDSL2解決方案不僅在高密度和可測量性等性能上有著比較突出的優勢,還能滿足上述QoS需求。
實現靈活嫁接
在此次廣東電信的規模部署中,接入的靈活性也是一個重要需求。
只有同時保證VDSL2技術的后向兼容性以及與ADSL、ADSL2和ADSL2+的互操作性才能讓服務提供商放心地安裝作為“最終的DSL技術”的VDSL2,并通過較低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充分發揮經濟方面的優勢。
郭茂文表示,目前,VDSL2技術已經完全實現了與ADSL/ADSL2+技術的兼容,在短距離條件下可運行在VDSL2模式下,支持高帶寬傳輸的特性;超過一定傳輸距離后,可運行在兼容ADSL/ADSL2+模式下,實現中遠距離的傳輸,使運營商可以根據需要逐步更新設備,既保護了原有的投資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在技術選擇上的風險。而阿爾卡特朗訊SmartDSL技術和分布式DSLAM理念,能夠幫助運營商實現這一需求。
光銅互生
廣東電信內部技術人員表示,VDSL2并非新技術,早在2005年前后,廠商就已發出使用VDSL以及VDSL2的呼吁。不過當時的環境決定了VDSL2技術難以大量部署,一直處于技術儲備當中。“談到今年VDSL2實現規模部署,和FTTx的進展不無關系。從這一點上來說,光進不一定導致銅退,相反還可能促進銅纜最后接入技術的升級,VDSL2就是一個例子。”
2007年,中國電信開始在全國4個地方進行光纖到戶試點運營,當時僅武漢試點用戶就超2萬。
而在實際建設中業界發現,實現全面的寬帶接入面臨多種多樣的局面,FTTH并非惟一的解決方案,FTTx+xDSL具有更加靈活的應用范圍。據介紹,at&t等北美運營商采用FTTN+VDSL2為用戶提供高帶寬業務,適用于用戶分散、銅纜覆蓋范圍半徑在700m至1km的場合。歐洲電信運營商則傾向于采用FTTB+VDSL2或FTTC+VDSL2,適用于用戶相對集中、銅纜覆蓋范圍半徑在100m至700m的場合。
從以上情況我們似乎可以預測,DSL和光纖到戶技術的混合部署將是未來幾年我國寬帶建設普遍采用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