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復用原理
通常,有兩種傳統方法可以將低速支路信號復用成高速信號。其一為固定位置映射法,即利用低速支路信號在高速信號中的特殊固定比特位置攜帶低速同步信號。這種方法允許比較方便的接入和取出傳送支路凈負荷,但不能保證高速信號與支路信號的相位對準,以及由于同步網故障或工作于準同步網環境而產生的兩者之間的小頻率差,因而在復用設備接口處需用125μs的緩存器來進行相位對準和頻率校正,從而導致信號延時和滑動性能損傷。其二為正比特塞入法,又稱正碼速調整。它利用位于固定位置的比特塞入指示,來顯示塞入的比特究竟載有真實數據還是為數據。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容許被復用凈負荷有較大的頻率差異(異步方式)。然而,要想從復用后的高速信號中直接接入和取出各種凈負荷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支路信號必須首先去掉塞入比特,然后再識別凈負荷的定幀圖案,這在高速信號中難以實現。
在SDH中采用了凈負荷指針技術,這樣既可以避免采用125μs緩存器和在復用設備接口的滑動,由允許容易地接入同步凈負荷,因而是一種重要革新。指針指示了凈負荷在STM-N幀內第1個字節的位置,因而凈負荷在STM-N幀內是浮動的。對于凈負荷的不大的頻率變化,只需增加或減少指針值即可;但對于過大的異步頻率差則無法調整。這種方法可以避免滑動及其帶來的數據丟失,閱讀一下指針值即可知道同步凈負荷的相位,因此比較完美地結合了正比特塞入法和固定位置映射法的特點,而付出的代價是必須處理指針